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是什么   一、清明节的来历

梦里浮生11-27663
  清明节是每年阳历4月4-5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拜节日之一,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那么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有哪些呢?下面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清明节是每年阳历4月4-5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拜节日之一,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那么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有哪些呢?下面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的来历是什么?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途中饿晕,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给他吃。后来公子重耳成为晋文公,封赏忠臣忘了介子推。当重耳想起时,介子推却不愿再做官,背着母亲隐居在绵山。重耳就放火烧山逼他出山,但大火烧了3天始终不见人出来,上山寻找发觉他和其母已烧死了。在烧焦的柳树上大仙了有血诗的衣襟“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于是重耳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次日,重耳登山祭奠,发觉老柳树复苏,赐名“清明柳”,并定为清明节,以祭奠介子推,并勉励自己勤政清明。

  二、清明节习俗

  上面知道了清明节的来历,那我们就在来 看看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吧,

  1.扫墓祭祖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春祭大节,与春祭相对应的是重阳节的秋祭。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作为祭祀,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一种形式是祠堂祭,又称庙祭,是一个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祭完后要开会聚餐等,这种祭祀是团聚族人的一种方式。还有一种情况是家在外地工作的人不能赶回家乡扫墓,就在山上或高处面对家乡的方向遥祭。

  2.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

  3.踏青游乐

  清明之时,正是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其乐融融。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

  4.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结:通过上述大家了解到了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了吧,如今清明节这个节日不仅有对逝者的思念,同时也是让大家放松心情游玩的好日子,所以大家趁清明节来临之际好好的最好假期安排哦。

文章《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是什么   一、清明节的来历》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s://www.zhouyisuanming.cn/article/1724/24117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