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的民间风俗有哪些盘点 一、寒露的风俗有哪些大盘点

仅此少年11-27565
寒露时节到来的时候,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结束。那么作为秋季结束的标志,寒露的民间风俗有哪些呢?下面就随小编去了解下吧!一、寒露的风俗有哪些大盘点1、寒露民间
寒露的民间风俗有哪些盘点 一、寒露的风俗有哪些大盘点

寒露时节到来的时候,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结束。那么作为秋季结束的标志,寒露的民间风俗有哪些呢?下面就随小编去了解下吧!

一、寒露的风俗有哪些大盘点

1、寒露民间习俗,吃花糕

由于天气渐渐冷了,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寒露的民间风俗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2、寒露民间习俗,赏红叶

寒露时节到香山赏红叶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的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秋风飒飒,黄护叶红。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催红了京城的枫叶。金秋的香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

3、寒露民间习俗,登高

众所周知,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的民间风俗。登高寓意“步步高升”、“高寿”。古时登高源于“避祸”。登高不仅可以怀古、陶冶情操,而且通过登高,人们可以借此抛开工作烦恼,通过与自然的接触,缓解压力,放松自己,所以在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的季节,登高远眺,高喊几声呼出胸中浊气,对抑制悲伤的情绪大有好处。

4、寒露民间习俗,饮菊花酒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寒露的民间风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在寒露这天,古人还要取井中的水用来浸造滋补五脏的丸药或药酒。古书载:“九月九日,采菊花与伏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重阳时节插茱萸饮菊花酒,可使身体免受初寒所致的风邪。

5、寒露民间习俗,蒸螃蟹

据说,除了以上寒露的民间风俗,老南京还有寒露节气蒸螃蟹的习惯。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寒露节时,也正是秋风送爽、菊黄蟹肥秋意浓之时。“九月团脐,十月尖”,此时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所以,寒露节后,不妨进食几只肥蟹来满足自己的舌尖味蕾。

小结:有谚语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意思是提醒大家不要继续穿凉鞋了,所以,寒露后大家可以把凉鞋、短袖等洗干净并收拾起来。看了以上寒露的民间风俗盘点,相信大家都明白了吧,希望这些文章可以帮到大家!

文章《寒露的民间风俗有哪些盘点 一、寒露的风俗有哪些大盘点》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s://www.zhouyisuanming.cn/article/1287/88851126.html